找到相关内容78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159)

    有作用? 汝心无助伴,应成独一体。 寂天论师破斥他们的观点说:若按你们所许,远离二取的实有依他起是轮回和涅槃的现基,一切万法依之而现,轮回却是无实法,这样一来,无实法依于实有法,又怎么会起...一块多钱一两。当然,不能用兔角挖,而应该用小锄头,这个道理要懂啊!) 轮回是无实法,与实有的依他起不可能有关系。如果它们有关系,那要么是同体关系[4],要么是彼彼所生关系[5],但这些都是不合理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宣讲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05323024450.html
  • 《成实论》中的二谛思想

    ,保证了佛法对于世界解渎的完整性和真实性。  1.第一义谛——空观  世谛所包含的假名法和实法在第一义谛中都是空。“经中说第一义空。此义以第一义谛故空,非世谛故空。第一义者所谓色空无所有,乃至识空无所有。是故若人观色等法空,是名见第一义空”。[10](P333)被有部认为是实法的色等在《成实论》的第—一义中是空无所有的。如此主张的依据是什么?“是五阴空,如幻如炎,相续生故……又经中说:若知诸法无自...

    常 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1960540.html
  • 怎样突破凡圣关

    者,能生诸法的因缘皆不离识而有的幻法,非识外别有的实法。诸识以虚妄分别为性,有妄分别既有倒想执着,而又特别表现在第六、第七两识上。此二识缘识所变似境,又由也无明邪见等的烦恼相应的,便执有实外境,即执有种种实我、实法。由于我法分别的熏习,即有二取习气。执境为实,而起惑造业,由业熏习,便有业习气。习气即种子,是升起一切现行法折因;现行诸法有助生的功用,是生起诸法的缘。由此内因缘力能生一切,而万法唯识之...

    唐仲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0049596.html
  • 唯识论的知识可能性和可靠性思想探源

    依他起性的是圣智。关于凡智与圣智在认识依他起性时的差异,后文将再作讨论。  对凡夫智所能认识依他起性,还可再作具体展开。《成唯识论》(卷8) [11]指出:“依他起性,有实有假”,即依他起性,包括实法和假法。此外,因明学认为现量智和比量智各自所缘为自相境与共相境。现在就从实法与假法、自相境与共相境来展开凡夫智的认识对象。  现量的情况较为简单。现量所缘为自相境,自相境相当于实法。如眼识是现量,所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52261746.html
  • 阿含学与阿含道

    ,一种是实法,一种是权法,所谓的“实法”就是跟人性有关系的,在这个立场来看,这些地方,佛陀所说的都是实法,不允许时地有所任何的改变,但是也有权法,这权法就是方便法,跟民族风俗习惯有关的说法,这些部份...也有实法,是了义的,而怯次法,真正的应用到生活中来解决贪嗔痴的方法,那都要靠真实的方法实法,所以在于真正修道那一定要做了义,用最正确、最实在的方法来进行。  了义相当于真正的药,不了义相当于药外面的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94753137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第二讲

    ,所以叫“意识”,就像眼识依于眼根生起,所以叫做“眼识”。   此之意根,从无始来,内缘第八识之见分,虚妄执为实我实法,故名为末那识。梵语末那,此翻为意,由其恒审思量为性相故。   这个能生第六意识的所依或意根是从无始以来,内缘第八识的见分虚妄地执为实我、实法,所以叫做“末那识”。末那翻为“意”,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42208325738.html
  • 禅心絮语

    此用,该笑就笑,该哭就哭,任运自在,自在任运,这就是平常心。所谓是名士自风流,惟英雄能本色。  法法而无定法,是为实法,相相而无定相,是为实相。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,一成不变就是僵化,就是执着。平常心就是实法,就是实相。  学佛学道就是要我们保持平常心,深化平常心。禅宗有一段公案,一只鸽子在大殿里佛头上拉了一泡屎。有个和尚就赶着说,去去,你没有佛性。另一个和尚却说,他才有佛性呢,别的和尚就问他所以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5143964.html
  • 楞严经中有关静虑无色的研究

    和界分上下解说    (2)所依分类解说    (3)果分类解说    (4)实法分类解说    (5)诸所缘分类解说  三、无色等至解说  四、静虑无色的出入特点   1、下部宗派和共宗出入方式   2、上部宗派出入方式  五、分支和诸所缘的特点   1、静虑分支解说    (1)第一静虑分支    (2)第二静虑分支    (3)第三静虑分支    (4)第四静虑分支     A实法的特点  ...

    洛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2449656.html
  • 《禅宗六代祖师传灯法本》序言

    ?何处不能见性?由于错把方便当作实法来会,这样一样,禅门中的一切方便教法,本是为了剿绝修行人的分别执着,现在本身却成了最大的执着对象,以至于禅宗的“原旨精神”渐渐地湮没无闻了。入宋以后,宗门中确实出现...何以故?当年,宗杲、正觉二位禅德,本为了克服修行人在“直指”之下犹不能顿悟见性、犹不肯直下承担的弱点,才提倡“看话禅”和“默照禅”,这样做,完全是出于一期方便、应病与药的考虑,何曾把参话头和默照当作实法...

    净 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0852264.html
  • 唯识哲学对对像世界的说明

    也理应是实法。由此得知,前六识自体转变出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此等实有“相分”,及由各识的“见分”缘此而现出的见、闻、嗅、尝、觉、知的六识上的表相,也理应是实法,从而肯定感知经验的可信性。  而至于...

    潘爱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3154610.html